主题
- #倫敦
- #隆達
- #改變人生
- #書籍
- #提問
撰写: 2024-03-20
撰写: 2024-03-20 00:40
朋友送了我一本書。
不論何時收到書的禮物
都會在心中產生小小的共鳴。
看到這張照片,你會想到什麼?最近你有靜下心來欣賞照片、思考一番嗎?
只有發生了什麼事,以及你如何處理所發生的事情的問題而已。
我去年初辭職了。然後去了歐洲旅行很長時間。
然後
我的人生答案只有書的想法將我包裹住了。
所以從歐洲回來後,整整3個月,每天早上6點起床,一直到晚上,像着魔了一樣不停地讀書。一開始是勵志書,然後是人文,然後是傳記,最後甚至讀到了奧德賽和伊利亞特。簡直是意識流,想讀什麼就讀什麼,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每天讀多少頁,讀了什麼內容之類的都不重要。
我到底在人生中什麼時候像這樣隨心所欲地行動過?
我只是忙着尋找能讓我沉思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書籍,並不斷地思考,以便能夠進行深入的思考。
簡直就是一整天都在進行思想旅行,而不是身體旅行。
也許我去歐洲旅行了50多天,當然,有些人會說百聞不如一見,但
我認為,從根本上來說,書是打開和擴展思維的最佳途徑。
而且,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我親身體驗了很多事情。
不要因為事情沒有按照我的想法發展而感到非常沮喪。
因為我意識到危機一定會帶來機會,就像我的座右銘一樣。
我過去建立的職業生涯地位逐漸縮水,相關行業也正在走向衰落。
可以說只是勉強維持着呼吸而已。
一開始我認為我的職業生涯都白費了,以後再也找不到工作了,於是感到非常沮喪。
然後去了歐洲,意識到自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並開始通過閱讀來進行一些正確和合理的思考。
通過持續閱讀書籍,我意識到自己輕率地想快速掌握人生智慧和精髓,就像是小偷一樣。我意識到自己曾經想用捷徑的方式,像攻略一樣快速掌握本應終生學習的東西。
如果從負面角度思考,今年什麼事都不做,也不賺錢,休假一年,但
另一方面,我想稱之為我通過閱讀書籍學習人生真諦,是我人生中最棒的一年。
總之,我曾經認為一片黑暗的職業生涯,當我更進一步了解後,發現儘管如此,中國市場上也有一些品牌排名前十(這裡收到了面試邀請),而且三養食品(火雞麵)今年雙十一就達到了130億的銷售額,韓國整形產業也在積極向中國銷售填充劑和肉毒桿菌。因此,一家製藥公司作為母公司的品牌也向我發出了面試邀請。
最終,從這裡可以看出,是因為我的視野狹隘,所以只能看到這些,因此才會感到焦慮和沮喪。
這是一種多么荒謬和愚蠢的想法啊!
也許我的價值,無論如何,都是由我自己決定的?
如果別人批評我,而我感到生氣,是不是因為我多少認可了他們的批評?
如果我認為自己確實沒有錯,那麼我會認為那個孩子很奇怪,
並不會太在意。
隆達
提問
「是誰的錯?」」
「我做錯了什麼?」」
「他為什麼討厭我?」」
「我怎麼變成這樣的?」」
一問到這些問題,我的心就感到非常沉重。
我們試着把這些問題改成以下方式:
「發生了什麼事?」」
「我想要什麼?」」
「我能從中學到什麼?」」
「有什麼事情是可能的?」」
「我要做出什麼選擇?」」
也許現在不是年齡大的人才算成人,而是有成功經驗的人才算成人。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一人企業出現,兼職工作也越來越多,在這個時代,
個人就是企業,
我真的認為個人管理就是企業管理。
我應該很快再讀一遍德魯克的《自我管理》。
如果我找到工作,我的生活就能滿足嗎?我可能無法長時間做公司職員,
那麼,如果將來我創業了,我是否能夠將企業中使用的東西應用到我自己的小型個人事業中呢?
肯定有一些部分是有幫助的。
但是,以我目前的水平和深度,實際上還無法得出明確的答案。
為了獲得強大的力量和可能性,你可能會遇到巨大的障礙,但越是这样,就越應該深入挖掘。
「換句話說,『我所面臨的這種混亂中,寶藏在哪裡?』」
我似乎是那種只有經歷了令人震驚的壓力和挫折才會變得堅強並向前邁進的類型。
倫敦,英國
沒有說出口的問題,就是還沒有打開的門。
這種變化完全改變了我對自己和工作的感受。
甚至開始期待每天早上上班的時間。
我所經歷的變化似乎像漣漪一樣擴散到整個團隊。
沒有哪一天我不感謝別人所做的事情。
我們開始集思廣益,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最近,我內心有些動搖,
但這本書再次讓我重拾信心,
我認為這本書是我的支柱。
评论0